#热点新知#最近刷到个事儿,差点把手里的瓜都惊掉了——有医学院被扒出来,拿着财政资金捣鼓些"非必要PPT"。这话听着就扎心,合着咱纳税人的钱,没去买手术刀、建实验室,反倒变成了幻灯片里的花蝴蝶?
说起来,医学院在大家眼里那可是正经地方,白大褂一穿,不是救死扶伤就是培养杏林新秀,哪样不需要真金白银?就拿学生上课来说,解剖模型缺胳膊少腿的得换吧,模拟手术室的设备该更新了吧,甚至连图书馆的医学期刊都得年年订——这些地方花钱,谁看了都得说句"应该"。
可转头一看,钱却流进了PPT的花样里。有知情人说,有的PPT做得比春晚片头还花哨,今天加个3D旋转,明天弄个粒子特效,光请专业团队设计排版就花了小十万。更离谱的是,这些PPT大多是应付检查用的,领导看完点点头,转头就存进电脑文件夹积灰,连第二次打开的机会都没有。
这不就跟家里过日子似的?本来买菜钱就紧巴巴,结果有人拿着钱去买了镶金边的菜盘子,菜还是那盘炒青菜,就是盘子晃眼——你说这叫什么事儿?前阵子还听说某基层医院想买台新CT机都得申请半年,这边医学院倒好,把钱砸在"面子工程"上眼睛都不眨。
展开剩余45%有学医的朋友吐槽:"我们实验室的显微镜还是十年前的老款,调焦都费劲,结果院里花大价钱做了个'虚拟实验室'PPT,说起来是创新教学,实际上就是把课本插图动了动。"这话听着就心酸,真不如把做PPT的钱分点给实验室,让学生们能多摸两把真家伙。
其实没人反对做PPT,教学汇报、学术交流确实离不了,但得有个度。就像咱自己做PPT,顶多花半小时选个模板,重点都在内容上,哪见过为了个家长会专门请人设计的?财政资金是公家的钱,更是带着温度的——可能是某个患者的救命钱,某个学生的学费补助,哪能这么轻飘飘地花在虚头巴脑的地方?
现在各地都在提倡"过紧日子",医学院更该带个好头。少点花里胡哨的"形象工程",多点实实在在的教学投入;少琢磨怎么让PPT好看,多想想怎么让学生学得扎实。毕竟,老百姓看医学院好不好,不是看PPT做得炫不炫,而是看能不能培养出好医生,能不能攻克更多疾病。
这事儿也该让管钱的部门醒醒神:审批项目时多问一句"这钱非花不可吗",监管的时候多查一查"花出去的钱见效了吗"。别让"非必要PPT"成了财政资金的漏斗,毕竟每一分钱,都该花在刀刃上,花得明明白白,花得让人心服口服。
发布于:山西省股票配资资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